为有效防范和化解有限空间作业安全风险,全力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2025年9月24日,公司在电机软起动实验室精心组织了一场有限空间应急救援演练。此次演练吸引了各部门作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应急指挥部成员以及救援小组等共计36人全程参与,共同为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保驾护航。

本次演练聚焦“有限空间作业中人员缺氧昏迷”这一极具代表性的紧急场景,严格遵循“实战化、专业化”的高标准原则有序推进。演练筹备阶段,安监办主任张继红充分发挥专业引领作用,通过详实的案例讲解和直观的操作演示,为参演人员深入剖析了有限空间作业的“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这一核心流程,确保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深刻理解并牢记于心。同时,针对正压式呼吸器佩戴、气体检测仪使用等关键技能,安监办主任张继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和示范,为演练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随着演练总指挥高总一声令下,演练拉开帷幕。作业人员迅速进入角色,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空间通风与气体检测,每一个动作都严谨规范,展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本次演练模拟研发部工程师在维护保养大电机作业过程中突发意外状况——1名作业人员突然晕倒。面对这一紧急情况,现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各小组迅速响应、协同作战。警戒组以最快的速度划定安全区域,有序疏散无关人员,确保现场秩序井然;救援组身着专业防护装备,凭借精湛的技能和默契的配合,通过安全绳将昏迷人员安全转移至通风良好的区域;医疗组则同步开展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整个救援过程紧张有序、环环相扣,各环节衔接紧密、处置高效,最终“伤员”成功脱离危险,演练取得了圆满成功。

演练结束后,高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复盘点评。他对各小组在演练中展现出的协同配合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称赞大家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迅速响应、各司其职,充分体现了团队的高效执行力和凝聚力。同时,高总也客观地指出了演练中存在的问题,如部分人员操作不够熟练、职责履行精准度有待提高等,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改进建议。他强调,要通过“以演代练”的方式,让每一位员工都能熟练掌握应急处置流程,将安全责任意识深深烙印在心中,为后续实际作业中的风险防范筑牢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屏障”。

展望未来,公司将以此次演练为重要契机,建立“定期演练 + 隐患排查”的长效机制,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安全管理模式。持续优化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不断加强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切实将安全风险管控挺在事故前面,做到防患于未然,坚决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全力守护企业安全生产稳定局面,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根基。(供稿:安监办  通讯员:章月)